四川利翔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蒋桃丽 付诗轩
1.1 信息技术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长期稳健发展,我们必须持续地进行创新和更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抓住互联网时代科技快速进步带来的关键机会。这将促使工程造价管理在内容、效率、形式、计算和功能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的优化,从而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已经变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这为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并在观念、思考方式、实施手段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创新。在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是必然要求。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和高效地处理信息,我们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确保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并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从而逐步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现代化目标。
1.3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
从全球市场的视角出发,工程建设领域在科技的推动下持续进行改革和创新,信息化逐渐成为国际建设工程市场的发展方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也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向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和进展将决定我们是否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可以使造价人员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信息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是确保行业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支柱。
在当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中,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在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等环节,编码、分类和规划等方面都缺乏统一性。由于标准的差异,信息资源往往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这使得资源共享变得困难,从而使得工程造价信息的价值难以被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现。
为了确保信息的公开性和用户友好性,众多的定额站和造价咨询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来公开定额、价格、文件、招投标信息以及企业公司信息等内容。然而,这些网站在信息的分类、整合和分析方面仍有不足,因此信息网络的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
2.3 关于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以及内容的累积与整合
虽然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是最基础的环节,但在整个信息收集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这导致了信息数据规格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给工程造价管理的后续工作带来了障碍,使得信息数据难以直接应用,从而引发了信息转换缓慢、调整工作量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发展也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随之被提上日程。同时,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技术也在发展中
应用的发展速度缓慢,与信息数据内容的关联性不强,并且在功能上还未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纸质文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获取的需要。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进展缓慢,对于内容的累积和整合显得非常不足,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框架和依据。信息服务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由于信息内容缺乏规范性,这也导致了信息的可信度显著下降。
2.4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对于建筑公司来说,首要任务是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他们应该将工程造价管理、价格指数和定额管理等关键信息,通过电子方式和信息公告,在网站、期刊、杂志和其他多种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目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及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服务的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对造价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整理、存储、处理、检索和应用这些信息资料,从而提高对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并确保信息的真正价值得到体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变革。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工程造价的管理变得更为高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工程造价管理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步伐。工程造价行业的相关协会或管理部门应当迅速制定统一的编码、分类和规划策略,并加强对信息的分类、整合和分析技能,以促进行业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并提高区域标准、规范和资料共享的能力。通过对现有工程造价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能够促进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公司来说,他们有必要创建一个工程数据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将作为基础,能够有效地汇总工程信息、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定额数据和价格指数。同时,还需要对这个工程数据信息库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子库。在确保工程数据信息库的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这也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更为方便、高效和严格的手段。
3.3 关于交互造价信息系统的构建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时,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和其他相关辅助系统的支持与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其主要功能有工程信息管理、工程量统计、合同管理等,能够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与整理,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相关部门使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从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转变为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因此,建立交互造价信息系统,包括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和其他相关辅助工具,变得尤为重要,以实现工作流程的无缝对接和整合。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造价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施工系统等,造价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进一步与其他系统融合和关联,以确保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业务能力,做好信息的提取、分类和规划,确保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在某企业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构建了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网络平台,该平台的功能结构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平台、造价软件和造价门户网站三个主要部分。本文以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为例介绍了该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如图1所示。
4.2 工程造价管理平台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平台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确保对企业的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的投资管理和控制,这包括但不限于投资预估、预算估算、招标底价、合同评审、进度款支付以及竣工结算的在线送审、审查和审批功能;对工程变更、索赔进行跟踪审计和处理。管理和发布材料的预算价格、定额以及指标数据的功能;对估算、概算、预算以及结算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此外,它还具备工程造价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功能。
网站的管理职责包括编辑、维护和发布造价信息、通知公告、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主办单位的相关信息;负责造价软件、定额库、指标库以及材料价格的维护、升级和发布管理工作;工程造价咨询成果的推广宣传、应用交流的管理。系统管理维护中心负责对公司造价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单位和用户进行授权管理,同时定义管理流程、配置系统的功能模块参数,并管理系统日志;与公司的OA系统、企业行业合作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网站建立了友好的链接,并实现了与当前企业ERP系统和设备管理平台数据的无缝整合。
4.4 系统实现目标
我们致力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旨在创建一个网络协作、动态管理和全程管理的信息系统。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工程投资、设计、施工等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本公司的所有与工程项目造价相关的工作内容都可以在系统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数据共享功能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并在分级授权的模式下,为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指导。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审批的网络化、操作的透明化、查询的动态性以及计价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志勇. 关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完善与应用的分析[J]. 科技风, 2010 (5): 47-47.
[2]刘晓颖, 胡文博, 侯景新.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J].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9 (3): 250-254.
[3]静刘. 关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完善与应用的分析[J]. 工程建设, 2024, 7(6): 7-9.
[4]马永秋.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与实践[J]. 城市建筑与发展, 2024, 5(10): 119-121.